蒙特梭利胎教
【蒙特梭利胎教】灼見名家專欄 邱振明 蒙特梭利認為人類有兩個胚胎期:「生理胚胎」和「心理胚胎」,心理胚胎只有人類才有。早在懷胎的時候,孕婦的情志已在塑造胚胎的精神層次,胎兒的心理發展受着母親和環境影響。蒙特梭利沒有怎麼談及胎教,而她「自由有序和準備好的環境給孩子成長」的概念給我們很多啟示。 正常化孕婦,正常化胎兒 給胎兒自
生孩子前,父母先要正常化
【生孩子前 父母先要正常化】灼見名家專欄 邱振明 社會環境急速轉變,兒童成長的環境也愈來愈差。近日台灣一名兩歲女童「月經初潮」,醫生發現她體內塑化劑含量超標,從環境中中的毒引致「性早熟」。養育環境也是愈來愈差,以前三歲的孩子天真爛漫,現在的愈來愈難教化,三歲定八十,孩子基本性格已經成形。三歲前的成長環境不佳,以致孩子情緒和心理質素不佳
當教育變成產業
【當教育變成產業】灼見名家專欄 邱振明
不尊重「人」的嬰幼兒教育政策
【不尊重「人」的嬰幼兒教育政策】灼見名家專欄 邱振明 《施政報告》今年仍如往年,視婦女為人力資源,家中幼兒要無奈接受。報告中有關婦女勞動力部分,首句雖然認同婦女是「香港家庭主要的照顧者」,但緊接着就說,「作為保障婦女的權益與福祉,並釋放婦女的勞動力,政府將致力多方面增加對家庭的支援」,實在自相矛盾。 如果婦女是家庭主要照顧者,那他們的權益與福祉
做大仔好還是做細仔好?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邱振明 小學一年級「自行分配學位」今周(9月25-29日)交表,近年多了家長問孩子做「大仔」好嗎?即是適齡學童遲一年才入小一。以報讀2018-2019年度入讀小一為例,201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, 可參加政府小一統籌派位。2012年年頭出生的大仔,比年尾出生的「細仔」大一年之多。有些大仔更是2011年出生的,差距一年多。 其中一個多了
和幼兒一起超越分離焦慮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創辦人邱振明 新入讀托兒所和幼稚園的幼兒,多會有分離焦慮,家長都很頭痛。 最理想的就是實踐無痛分離,孩子按自己步伐逐漸分離,不強迫,見筆者前文〈無痛分離〉。
幼兒看電視新聞報導好嗎?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創會人邱振明 我們建議0-6歲孩子遠離電視、智能電話、電腦及電子遊戲,但總有家長會問,不看電視,那看電視新聞公民教育可以嗎? 請先聽聽醫生的忠告。近日和女兒見學童保健醫生,她無近視或其他眼疾,醫生就問是否兩歲前無電子屏幕時間(美國兒科學會也如此建議,兩歲前無電視、電腦及遊戲機,6歲前每天最多半小時)。當告知女兒6歲前差不多無屏幕時間,幼兒學
箍頸游泳—嬰兒填鴨動作教育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創辦人邱振明 填鴨動作傷害弱小身心靈,商人何必以此作為教育產業,家長又何必催谷孩子呢? 用救生圈箍着,人為地固定在一個位置,「游泳」時抬頭拗頸,嬰兒用錯力傷及筋骨肌肉,更無意識吸收不自然的泳姿,日後糾正大為困難。 嬰兒水療按摩暨游泳訓練班,先在美國開始,近年在大陸流行,再傳到來香港。網上及電視娛樂資訊節目介紹本港商戶以此作招徠,
無教而無不教 萬童將自化
【無教而無不教 萬童將自化】灼見名家專欄 邱振明 「師道常無教而無不教,家長教師若能守之,萬童將自化。」此乃近日閱讀老子的領悟,原文為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,候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」 多少顯赫的一代宗師,在教學方法上就是太有為,教教教而不知要無教,其學生在其巨大影響力之下,難以青出於藍,宗師亦終生找不到傳人。現在的父母,特別是高學識一
無痛分離
【灼見名家專欄】邱振明 獨立是成長的重要一步,自零歲剪斷臍帶開始,孩子邁向完全獨立之路,也同時建立親子互信的關係,融入群體。過分強調親子孩子會依賴;過分強調獨立孩子則太自我。如何讓幼兒獨立,端賴家長在分離和依附之間取得平衡。 曾經有個一歲多的幼兒來到我們的課室,不久媽媽已可坐在課室一旁甚至離開一會,孩子獨立工作。到兩歲他轉讀一間幼兒院,第一天上學,老師指示